于洋王晓理事件:羽毛球比赛“让球门”引发舆论争议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0日 10:23
一场“让球风波”让伦敦奥运会的羽毛球赛场变得异常混乱,以中国队为代表的被禁赛球员梦碎伦敦,惨淡出场,背后激起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喧嚣。除了本国声音,英美媒体也对此展开大战,不少英国媒体大批中国队总在欺骗世人,打假球应该禁赛终生,美媒则反批比赛规则漏洞,痛斥国际羽联打了自己耳光。
截然相反的英美舆论
针对闹得沸沸扬扬的“让球门”事件,国际羽联召开了听证会。经过反复商讨和确认,最终伦敦奥组委做出了决定:取消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与印度尼西亚选手波莉/乔哈里参加剩余比赛的权利。
英国众多媒体纷纷引用英国羽毛球名将,雅典奥运会混双银牌获得者盖尔?艾玛的说法当做评论标题,认定世界羽联剥夺四对、八名选手奥运资格的做法相当正确,并指出中国队在羽毛球界的“特权”早已是人人皆知。
“中国选手的做法让人作呕,如果我有权利裁决,我肯定要求将她们禁赛终身。中国队总在欺骗,这早已不是新闻,在羽毛球领域他们总是在一手遮天。”在盖尔的言论指引下,英国媒体纷纷发难,指出中国体育在其所有优势项目内,都有着类似行径,“乒乓球、跳水等等项目,中国队总有他们自成一套的逻辑。”——言下之意,让球、黑幕、甚至禁药都是“水到渠成”。因为,现在每每提起中国代表团,英国媒体就总会加上一句“叶诗文难以理解的表现让人惊诧”,而这句话的前后,也总会涉及“兴奋剂”三个字。
这些媒体批评“中国代表团是一个奇怪的组织,他们像是机器一样生产着金牌,奥运会之于他们只是一个争名夺利的舞台,而非为了更高更快更强。”
对于国际羽联的决定,美国《纽约时报》在8月1日也在第一时间跟进了官方消息并做出了报道和点评。但与许多英国媒体不同,《纽约时报》指责国际羽联是打了自己的耳光。
“国际羽联和伦敦奥组委做出共同决定,剥夺了四对选手的参赛权同时予以了严厉的处罚,这看上去很不寻常。这不但是本届奥运会至今为止最有争议的一个事件,也是国际羽联历史上最为雷厉风行的一次处罚。当然这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将会让奥运会羽毛球比赛陷入混乱。对此韩国和印尼选手选择了上诉,中国选手则放弃了上诉。”
《纽约时报》进一步说道:“但国际羽联有没有仔细想过,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他们希望让每队选手至少打3场比赛,却因此炮制出了漏洞连连的赛制。很显然中国和韩国还有印尼选手是根据规则的漏洞而临时决定消极比赛的。当然中国确实存在让球的传统,这也让他们成为这个事件的主角。”
“由于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有很多选手,所以他们有动力尽量避开本国选手。而由于他们太强大了,其他国家的球队尽力避开中国队,除非没有选择。
但本届奥运会国际羽联却制造了这一堪称耻辱的规则,让这些国家的做法成为现实。”
《纽约时报》继续分析道:“因此国际羽联其实也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耳光,而且按照这个理念的话,日本女足是不是也该被处罚呢?羽毛球并不是本届伦敦奥运会唯一存在让球现象的项目,其实早在昨天日本女足也同样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因为她们很明显的故意战平比自己弱上很多档次的南非女足,他们的目的是避免去到苏格兰然后遇上美国队。”
“很显然,日本女足达到了目的,他们可以她们可以留在加迪夫面对英国或者巴西,这让她们晋级形势好得多。赛后,日本队的主教练佐佐木还辩解只是正常轮换拍上了很多替补,但谁会信这套说辞呢?如果中国、韩国和印尼羽毛球应该受罚的话,那么日本女足应该一视同仁,也该被认定为消极比赛。”
奥运选手梦碎伦敦
被取消资格后,中国羽毛球队员于洋和王晓理分别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心情。北京时间8月1日深夜,于洋在转发“BWF世界羽联”微博时评论称,“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比赛了。再见国际羽联,再见我挚爱的羽毛球。”
紧接着于洋又发微博表示:“我们只是受伤,选择利用规则放弃比赛是为了淘汰赛。”并反问世界羽联:“运动员的伤病你们懂吗?辛苦的带着伤病备战了四年说取消就取消我们的参赛资格。你们无情的打碎了我们的梦想。”这是赛会一号种子第一次正式回应判罚一事。
就在于洋发微博后,王晓理也通过微博痛批了赛会制度,直言制度漏洞,队员“买单”。她在这条140字的微博中(微博字数上限)用了11个感叹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委屈,表示对于这一结果表示不解。她说,“我真的没有想过辛苦了四年的结果是这样!满身都是伤!为了比赛一在坚持!从10年的不被认可!嘲笑!到现在能够有能力去争夺奖牌!中间的努力大家能够明白吗?我跟搭档一步步走过来大家看到的都是荣誉可我们的付出呢!你们不完善的赛制却要我们买单!凭什么?你们取消的不只是一场比赛!而是我的梦想!!”
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于洋/王晓理组合是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头号种子选手,她们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0比2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伦敦时间8月1日上午,国际羽联召开了听证会。经过反复商讨和确认,最终伦敦奥组委做出了取消二人的参赛资格。与她们一道被剥夺资格的,还有两对韩国选手和一对印尼选手。
中国体育代表团于当地时间1日表示,充分尊重世界羽联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于洋/王晓理的处罚决定。
事件过程
与以往奥运会只有淘汰赛不同,伦敦奥运会采用了先小组赛、后淘汰赛的新赛制。在本场比赛之前,于洋/王晓理和郑景银/金荷娜均已经取得了两连胜,他们之间的胜者将获得小组第一。由于早些时候中国队的另外一对女双组合田卿/赵芸蕾在D组比赛中被丹麦组合莱特/彼德森击败,最终只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出线。
因此如果此前小组赛取得两连胜的于洋/王晓理击败郑景银/金荷娜,那么她们将获得A组头名。根据淘汰赛对阵规则,A组第一和D组第二将在淘汰赛中同处上半区,如果两对组合顺利闯过四分之一决赛,将在半决赛中相遇。
与此同时,郑景银/金荷娜也有可能和C组的韩国队友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相遇。为了避免同国选手提前火拼的情况发生,两场比赛的四队选手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准。在北京时间2012年8月2日凌晨的比赛中,愤怒的现场观众用嘘声和嘲笑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喝倒彩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温布利体育馆。
北京时间2012年8月1日,伦敦奥运会进入了第五个比赛日的争夺,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与印度尼西亚选手波莉/乔哈里被伦敦奥组委指控为“消极比赛”,并于伦敦时间8月1日召开了听证会。经过反复商讨和确认,最终伦敦奥组委做出了取消这四组、八名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决定。
“经过反复的商讨与认定,我们做出了取消这八名选手继续比赛资格的决定。”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八名选手被指控“不以最佳竞技状态参与奥林匹克比赛”,尽管当事人都表示比赛已经拼尽全力,但是通过反复研究参赛录像,国际羽联和伦敦奥组委还是做出了这一处罚。印尼和韩国运动员对此立即提出申诉。之后,印尼撤回了申诉,世界羽联驳回了韩国的申诉。中国没有提出申诉。
中国体坛让球之风历史
最早让球源自乒乓球 羽球女双角逐赛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国际羽联最终宣布取消两名中国选手资格。不过,其实对中国运动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这已不是中国队第一次让球了,在乒乓球、女子排球等传统强势项目中,中国队都出现过让球现象。
最早的让球事件出现在什么时候呢?这还要追溯到50多年前。著名作家叶永烈曾透露,中国乒乓球比赛史上的第一次让球发生在1961年二十六届世乒赛。由于北京选手庄则栋在团体赛当中立了功,同时代表首都,上级指示让其成为男单冠军。于是,决赛中,庄则栋“顺利地”地战胜了上海选手李富荣,成为当届的世界冠军。
此后,乒乓球队将让球继续“发扬”,从1961年的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内部互让开始,让球逐渐发展到中国队向“友好国家”让球。在1975年的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和1977年的第三十四届世乒赛的决赛中,中国选手张立两度奉命让球,将世界冠军拱手让给朝鲜选手朴英顺。
当然,中国乒坛最受关注的一次让球发生在1987年三十九届世乒赛上。后来,这场风波被称作“何智丽事件”。
女排让球引轩然大波 除了“何智丽事件”,本届伦敦奥运之前中国体坛因让球引发的最强烈地震发生在2002年。原中国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揭露了2002年的世锦赛上中国女排让球的内幕。
女排让球引轩然大波
2002年9月德国世锦赛上,中国女排一度被视为夺标大热门,为了在16进8和8进4的比赛中避开意大利和俄罗斯,不惜两次让球于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球队。她们先是0∶3不敌“鱼腩”希腊队,后又以0∶3故意输给韩国队,尤其是故意输给韩国队的这场,令国内一片哗然,不管是媒体还是球迷纷纷谴责女排“缺乏体育道德”。尽管在1/4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2艰难战胜了巴西,但最终未能进决赛,并在第三名的争夺中输给俄罗斯,获得第四名。对于这段往事,袁伟民在书中感慨道:“在世界锦标赛上开先例,不是一般的让啊,让了一场又一场!”
羽毛球是如今重灾区。伦敦奥运赛场,伴随中国和韩国羽毛球选手退场的,不是本来应该听到的鼓掌,而是6000余名观众阵阵刺耳的嘘声。原因?因为观众们知道又在让球了……
羽毛球是如今重灾区
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小组赛A组最后一场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为了避免提前与本方队友在淘汰赛中相遇,向对手韩国队频频“放水”让球。最终,中国队以14∶21和11∶21“爆冷”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赛后,国际羽联经过调查取消了于洋/王晓理的比赛资格。赛后,于洋这样解释:“不是不想拼,确实比赛几天太累了。”
规则的缺陷。好的制度让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让好人变成坏人。世界羽联在伦敦奥运会采用的“小组出线、交叉淘汰”赛制,存在着运动员可以挑选淘汰赛对手的漏洞。
中国羽毛球的领军人物林丹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世界羽联的赛制滋生了“让球”的现象。“为什么他们制定出来的是这样的赛程?”林丹反问记者,“如果是淘汰赛制,那么一切就会非常正常。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林丹承认,这种故意让球的行为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是无法接受的。
丹麦羽毛球男单选手约根森也表示:“不要恨球员,要恨就恨规则。这是国际羽联的错,是规则的错。”
事实上,世界羽联完全可以避免“争输”的出现。即使采用“小组出线、交叉淘汰”的赛制,也可以通过抽签避免“挑选对手”。2010年汤尤杯,世界羽联就出台过这样的规则。
转危为机 “让球”,这个中国体育的敏感词,其实并非新鲜事物。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一致对外”,为了夺得更多的金牌,本队球员之间“让球”的做法早就存在。